<td id="tuhfg"><ruby id="tuhfg"></ruby></td>
<p id="tuhfg"></p>
<track id="tuhfg"></track>
  1. <acronym id="tuhfg"></acronym>
  2. 文潤貢苗——宣恩縣以文化“護苗”成長

    A-   A+
    發表時間:2024年08月1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7月29日,小朋友在宣恩縣文化館舞蹈室學習舞蹈。

    6月15日,宣恩縣選送節目參加恩施州“金色童年”少兒聲樂、器樂比賽。

    走進宣恩縣文化館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活動基地,各種少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或學習古箏等民族樂器,打開了解傳統文化的窗戶;或欣賞一場舞蹈表演,遨游藝術的世界;或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八寶銅鈴,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宣恩縣圍繞未成年人保護,在文化下鄉惠民、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交流平臺上下功夫,全力“護苗"未成年成長成才。2023年12月13日,宣恩縣成功創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把藝術送到“家門口”

    近日,在宣恩熒屏特殊教育學校,10余名心智障礙青少年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練習書法,他們沉浸于筆墨的天地中,在一撇一捺之間感受書法的魅力。宣恩縣文化館的書法老師逐字批改,耐心講解著每個字的筆畫要領。

    “這些孩子存在智力或視力障礙,性格自閉,通過練習書法能豐富他們的生活,挖掘他們的潛能?!睍ɡ蠋熓╅_先說。2019年起,宣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宣恩縣文化館合作,為這群特殊學生開展書法教學,讓他們不出校門就能享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關愛。目前已培訓300余人次。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文化惠民的服務就跟到哪里。近年來,宣恩縣文化館充分發揮縣級文化館“文化龍頭”作用,以繁榮群眾文化為動力,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深入社區、鄉村、學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我們立足宣恩風土人情和發展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形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推動全民藝術普及,切實提升文化惠民的普適性,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高質量、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毙骺h文化館館長楊蓉說。

    2019年以來,依托“圓夢工程”“民族文化進校園”等項目,宣恩縣開展滾龍連廂、土家八寶銅鈴舞、三棒鼓等非遺項目培訓進校園活動1800余場次,惠及未成年人13萬余人次;開展學雷鋒紀念日文明實踐活動暨“雛鷹啟航·宣恩有Young”志愿公益集市活動,吸引1000余名青少年參加,發放“護苗綠書簽”相關資料近萬份;2023年、2024年文化服務周期間,宣恩縣在縣城設立非遺打卡點,吸引未成年人在打卡點畫糖畫,觀看打連廂、跳耍耍等非遺表演,激發未成年人探索非遺文化的興趣。

    打造快樂成長樂園

    宣恩縣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理念,積極做好各級文明實踐場所和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立足群眾所需,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和文化“六進”活動,讓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成為文化舞臺的主角,在文化盛宴中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能不能開設古箏培訓課程?”今年暑假剛開始,許多學生家長向宣恩縣文化館提出建議。

    “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有回應?!睏钊卣f。從設計課程,到外聘老師,再到安排場地,很快,宣恩縣文化館開起了古箏、爵士舞少兒班,吸引50多名青少年參加。

    文化館的使命,就是要讓群眾進得來、留得下。為此,宣恩縣廣泛征集學生家長意見,科學設計文化課程,先后開設舞蹈類、書畫類、樂器類、口才類等10余個學生喜歡的趣味課程;精心選聘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專職業務老師和非遺傳承人,確保教學水平。

    “我家小孩在公益培訓班上學習古箏,進步很大。希望這樣的公益培訓活動能夠持續辦下去,讓更多孩子受益?!币晃粚W生家長感激地說。

    2019年以來,宣恩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縣文化館開展各類培訓2000余場次,惠及留守兒童、生活困難家庭子女等未成年人3.5萬人次;組織學生參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旋律的書畫、攝影等藝術作品展覽100余場,惠及未成年人6000余人;圍繞提升未成年人辨別非法出版物和網絡有害信息能力,組織開展“護苗”知識快問快答、互動提問等活動60余場,進一步引導未成年人綠色閱讀、文明上網。

    拓寬文化交流平臺

    去年,由宣恩縣文化館選送的6件作品在湖北省“金蕾杯”少兒國樂展演活動中獲佳績,其中《身韻組合》更是獲得課堂教學成果展示類一等獎。

    今年,恩施州舉辦“金色童年”少兒聲樂、器樂大賽,宣恩縣選送的4個作品入圍決賽,其中《我是山里小歌手》榮獲一等獎。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開放和交流。近年來,宣恩縣致力于為廣大青少年搭建免費學習文化藝術知識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推選優秀作品參加高水平競賽,為各類文藝作品提供展示機會。同時,引進各類藝術人才開辦個人工作室,實施名家師徒結對“青藍工程”,開展“傳幫帶”活動,發揮專業導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在各類比賽中,宣恩縣文化館的參訓學員斬獲頗豐:姚沐晨先后獲得2021年全國校園美育選拔活動一等獎、2022年第七屆肖邦國際青少年(中國業余組)公開賽湖北恩施賽區兒童A組金獎等榮譽;洪銘禧等6名同學榮獲2024音才獎海倫國際鋼琴比賽恩施賽區一等獎;王思齊等兩名同學在2024“央音”全國總展演比賽中獲湖北賽區金獎……

    “我們以共同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共同創作高質量文藝作品、共同打造更多特色品牌活動等方面為抓手,拓寬文化交流平臺,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動全縣群眾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毙骺h文旅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章艷麗說。(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向利雄 通訊員 侯彬 張艷麗 楊蓉 圖片由宣恩縣文化館提供

    責任編輯:李歡

    文潤貢苗——宣恩縣以文化“護苗”成長

    發表時間:2024-08-14 來源:湖北文明網

    7月29日,小朋友在宣恩縣文化館舞蹈室學習舞蹈。

    6月15日,宣恩縣選送節目參加恩施州“金色童年”少兒聲樂、器樂比賽。

    走進宣恩縣文化館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活動基地,各種少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或學習古箏等民族樂器,打開了解傳統文化的窗戶;或欣賞一場舞蹈表演,遨游藝術的世界;或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八寶銅鈴,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宣恩縣圍繞未成年人保護,在文化下鄉惠民、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交流平臺上下功夫,全力“護苗"未成年成長成才。2023年12月13日,宣恩縣成功創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把藝術送到“家門口”

    近日,在宣恩熒屏特殊教育學校,10余名心智障礙青少年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練習書法,他們沉浸于筆墨的天地中,在一撇一捺之間感受書法的魅力。宣恩縣文化館的書法老師逐字批改,耐心講解著每個字的筆畫要領。

    “這些孩子存在智力或視力障礙,性格自閉,通過練習書法能豐富他們的生活,挖掘他們的潛能?!睍ɡ蠋熓╅_先說。2019年起,宣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宣恩縣文化館合作,為這群特殊學生開展書法教學,讓他們不出校門就能享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關愛。目前已培訓300余人次。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文化惠民的服務就跟到哪里。近年來,宣恩縣文化館充分發揮縣級文化館“文化龍頭”作用,以繁榮群眾文化為動力,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深入社區、鄉村、學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我們立足宣恩風土人情和發展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形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推動全民藝術普及,切實提升文化惠民的普適性,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高質量、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毙骺h文化館館長楊蓉說。

    2019年以來,依托“圓夢工程”“民族文化進校園”等項目,宣恩縣開展滾龍連廂、土家八寶銅鈴舞、三棒鼓等非遺項目培訓進校園活動1800余場次,惠及未成年人13萬余人次;開展學雷鋒紀念日文明實踐活動暨“雛鷹啟航·宣恩有Young”志愿公益集市活動,吸引1000余名青少年參加,發放“護苗綠書簽”相關資料近萬份;2023年、2024年文化服務周期間,宣恩縣在縣城設立非遺打卡點,吸引未成年人在打卡點畫糖畫,觀看打連廂、跳耍耍等非遺表演,激發未成年人探索非遺文化的興趣。

    打造快樂成長樂園

    宣恩縣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理念,積極做好各級文明實踐場所和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立足群眾所需,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和文化“六進”活動,讓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成為文化舞臺的主角,在文化盛宴中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能不能開設古箏培訓課程?”今年暑假剛開始,許多學生家長向宣恩縣文化館提出建議。

    “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有回應?!睏钊卣f。從設計課程,到外聘老師,再到安排場地,很快,宣恩縣文化館開起了古箏、爵士舞少兒班,吸引50多名青少年參加。

    文化館的使命,就是要讓群眾進得來、留得下。為此,宣恩縣廣泛征集學生家長意見,科學設計文化課程,先后開設舞蹈類、書畫類、樂器類、口才類等10余個學生喜歡的趣味課程;精心選聘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專職業務老師和非遺傳承人,確保教學水平。

    “我家小孩在公益培訓班上學習古箏,進步很大。希望這樣的公益培訓活動能夠持續辦下去,讓更多孩子受益?!币晃粚W生家長感激地說。

    2019年以來,宣恩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縣文化館開展各類培訓2000余場次,惠及留守兒童、生活困難家庭子女等未成年人3.5萬人次;組織學生參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旋律的書畫、攝影等藝術作品展覽100余場,惠及未成年人6000余人;圍繞提升未成年人辨別非法出版物和網絡有害信息能力,組織開展“護苗”知識快問快答、互動提問等活動60余場,進一步引導未成年人綠色閱讀、文明上網。

    拓寬文化交流平臺

    去年,由宣恩縣文化館選送的6件作品在湖北省“金蕾杯”少兒國樂展演活動中獲佳績,其中《身韻組合》更是獲得課堂教學成果展示類一等獎。

    今年,恩施州舉辦“金色童年”少兒聲樂、器樂大賽,宣恩縣選送的4個作品入圍決賽,其中《我是山里小歌手》榮獲一等獎。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開放和交流。近年來,宣恩縣致力于為廣大青少年搭建免費學習文化藝術知識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推選優秀作品參加高水平競賽,為各類文藝作品提供展示機會。同時,引進各類藝術人才開辦個人工作室,實施名家師徒結對“青藍工程”,開展“傳幫帶”活動,發揮專業導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在各類比賽中,宣恩縣文化館的參訓學員斬獲頗豐:姚沐晨先后獲得2021年全國校園美育選拔活動一等獎、2022年第七屆肖邦國際青少年(中國業余組)公開賽湖北恩施賽區兒童A組金獎等榮譽;洪銘禧等6名同學榮獲2024音才獎海倫國際鋼琴比賽恩施賽區一等獎;王思齊等兩名同學在2024“央音”全國總展演比賽中獲湖北賽區金獎……

    “我們以共同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共同創作高質量文藝作品、共同打造更多特色品牌活動等方面為抓手,拓寬文化交流平臺,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動全縣群眾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毙骺h文旅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章艷麗說。(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向利雄 通訊員 侯彬 張艷麗 楊蓉 圖片由宣恩縣文化館提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_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伦_自慰喷水免费观看www久久_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2
    <td id="tuhfg"><ruby id="tuhfg"></ruby></td>
    <p id="tuhfg"></p>
    <track id="tuhfg"></track>
    1. <acronym id="tuhfg"></acronym>